位置:首页 > 南阳文化>医圣故里的艾草文化

医圣故里的艾草文化

发布时间:2024/2/23

文章来源:南阳名站导航

访问次数:

艾草的使用、艾草资源的开发,在医圣张仲景的故乡河南南阳有着悠久历史。近年来,南阳艾草产业蓬勃发展,成为全国最大的艾草收购集散地、艾灸加工基地,产品远销日本、韩国、东南亚、欧洲。

目前,南阳每年可加工利用约10万吨艾草,是全国最大的艾草收购集散地。除苦心研制艾绒、艾柱、艾条等传统艾草制品外,艾叶精油、艾叶茶、艾香等百余种艾制品的研发,更将艾叶的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
目前,越来越多的南阳人投入对艾草的研究。以南阳绿莹艾草生物有限公司为首的艾加工企业,与国内大专院校合作,致力艾草产品的研发,拓展艾草独特的生物、药理功能,开发出药用、灸用、食用、日用工业品等6大系列、100多个艾制品。以汉医、绿莹汉方、仙鹤等为商标的艾灸产品畅销国内外,汉医商标被认定为河南省知名商标。

长悬千秋药谱的艾草:

艾草是常见的一种菊科草本植物,又有冰台、遏草、香艾、蕲艾、艾萧等多种别称。其作为一种效用特殊的民俗本草,生长适应性强,在祖国的大江南北、田间地头随处可见。民间常有俗语“家有三年艾,郎中不用来”。


艾草起源:

艾草历史之悠久,其出现最早可追溯到作为引取“天火”的媒介。《淮南万毕术》有:“削冰令圆,举以向日,以艾承其影,则火生。”古人将冰制作成球形透镜,聚焦光引燃艾草取太阳火,故艾草又名冰台。《淮南子·天文》中亦有记载:“阳燧见日,则燃而为火。”“阳燧,金也,取金杯无缘者,热摩令热,日中时,以当日下,以艾承之,则燃得火也。”《周礼》等史志有“阳燧以铜为之,向日则生火”的记载。《本草纲目》曰:“阳燧,火镜也。以铜铸成,其面凹,摩热向日,以艾承之,则得火。”故结合历史考证,现认为阳燧或是用金属制成的尖底杯,或为一种青铜的凹面镜,放在太阳光下,使光线聚在杯底尖处,杯底放置艾草,聚焦太阳光便能燃烧起来。但无论是刨冰取火亦或阳燧取火,艾草作为引取“天火”的媒介,随着火之起源而出现,是艾草最早的记载。

艾草药用价值:

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便有了关于艾草医用的记载。《庄子》云 “越人熏之以艾”。《孟子·离娄上》云:“犹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也。”可见,早在春秋时期,艾草的疗效就已被认可。孟子所谓“三年之艾”,更是对艾草使用的进一步认识。保存3~5年的艾草最适宜艾灸,既祛除了燥气,又保存了药性。《五十二病方》中有将艾草燃烧的艾烟熏烤治疗痔疮的记载。《伤寒论》中便记载了艾叶,胶艾汤时至今日仍是治疗血虚寒滞、月经过多的妇科良方。东晋·葛洪《肘后备急方》载“以艾灸病人四床角,各一壮,令不相染”,是以艾叶烟熏消毒预防瘟疫传染病。《名医别录》最早把艾叶作为药物记载:“艾叶,味苦,微温,无毒。主灸百病,可作煎,止下痢,吐血,下部慝疮,妇人漏血,利阴气,生肌肉,避风寒,使人有子。”

艾与民俗:

端午插艾

端午插艾是一项传统习俗,相传唐僖宗年间,黄巢的起义军攻打邓州时,黄巢被一位妇人的大义所感动,便承诺这位妇人只要在门前插上艾,便不会有人攻打,消息传开,家家户户都插上艾草,保以平安,并由此沿袭至今。端午节也称“卫生节”。古人认为端午是“恶日”,5月蚊虫滋生,瘟疫易于流行,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五月五日,采艾以为人,悬门户上,以禳毒气。”艾草可祛除秽气,端午插艾便有求平安、禳解灾异的习俗。另有古民谣唱到“五月五日午,天师骑艾虎,赤口上青天,百虫归地府”。端午有悬艾人、戴艾虎的民间习俗,虎为百兽之王,戴艾虎是对邪魔的一种震慑,以驱散邪气避鬼。

民间食艾

自唐朝开始,《食疗本草》便有将艾草食用的记载:“若患冷气,取熟艾面裹作馄饨,可大如丸子许,金疮,崩中,霍乱,止胎漏。”[14]农历三月三是食艾最佳的采摘期,清明节前后,人们会采摘新鲜的艾叶做成食物。清明节,江南地区有吃青团的习俗。青团的由来据载始于太平天国年间,将领李秀成被清兵所困,农民将糯米与艾叶汁做成青色的团子,混入青草内供李秀成食用,竟发觉味道颇为不错。客家人食艾糍,赣州则爱做艾米果。广东的客家人用艾草的根煲汤,以祛寒暖胃。而艾叶中天然孕酮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植物,尤其适合女性服用。安徽的部分地区,产妇有食用艾叶煮鸡蛋的习俗,孕期或坐月子期间食用以暖宫、理气血、调养身体。

艾叶药浴

“洗了端午澡,一年身上好”。在湖南,端午节有用艾叶洗端午澡的习俗,以防病祛邪,祈求健康。而在湖北的蕲春地区,世代与艾相伴的当地人,家里刚出生的婴儿有用艾叶“洗三”的习俗,以洗涤污秽,消灾免难,祈求平安健康,代表着长辈对子孙的殷切祈愿。许多年迈的长者一直坚持用艾草泡脚的习惯,取家中储藏的全柱艾草,入锅大火煮沸5min左右,温水浴足约20min,以温养身体,延年益寿。每日以艾叶泡脚还可除湿杀虫,治疗脚癣。

在历史的演变中,巫、医、俗的发展与艾草紧密相连,艾草在传统文化中意义重大。而艾草更具有逐寒湿、温经、止血等较高的医用价值,被誉为“草中钻石”。

 

关于文章《医圣故里的艾草文化》特别声明

《医圣故里的艾草文化》更新日期为:2024/2/23;南阳名站导航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以及网站收录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了解南阳,想了解查找更多南阳导航可以直接搜索查询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 790849@qq.com

二维码
意见反馈 南阳名站导航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