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2024-2-1
-
2024-2-1
-
2024-2-1
-
2024-2-1
-
2024-2-1
-
南阳东仑生物光碳科技有限公司
-
南阳东方应用化工研究所
-
河南九州环保工程有限公司
-
南阳科铭电磁屏蔽设备有限公司
-
南阳市红十字会
- 1油田视频
- 1镇平视频
- 1南召视频
- 1桐柏视频
- 1新野视频
- 1唐河视频
- 1淅川视频
- 1西峡视频
- 1内乡视频
- 1西峡恐龙遗迹园
- 1南阳七彩谷
- 1云露山
- 1南阳画家村
- 1卧龙岗文化园
- 1宝天曼峡谷漂流
- 1南阳李宁体育园
- 1西峡仲景养生小镇
- 1内乡县衙
1977年以来,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淅川县仓房乡下寺附近相继发掘了28座春秋楚墓和20余座楚国贵族墓群,出土文物8000余件。迄今为止,全国共发掘出4处楚国贵族墓群,其中有3处在淅川仓房的下寺附近。墓群中最大的墓葬是令尹子庚墓。出土的文物数量多、造型美、工艺先进、铭文丰富,在国内外都很罕见。淅川出土的春秋时期文物,主要包括礼器、兵器、骨器以及各类饰物等。
铜禁是中国古代专门放置大酒壶的长方形器座,令尹子庚墓中铜禁(也称虺文禁)的透雕铸件是采用“失蜡法”铸造的,其工艺早已失传。
1986年,“失蜡法”作为重点科研项目在西安研制成功,而淅川铜禁的发现则把我国“失蜡法”铸造工艺提前了2500多年,比200年前发明并获取了该工艺专利的英国人早2300多年。1990年亚运会期间,淅川出土的铜禁在北京展出时轰动一时,被工作人员及海内外人士誉为镇馆之宝。
在下寺1号墓出土的铜钮钟一套9枚,保存较好,形制相同。根据测音和实际演奏结果,该钟已具备传统的雅乐七声音阶,音质纯正准确,是历年来中国出土编钟音响效果最佳的一套。
而2号墓出土的26件甬钟,形制相同,从大到小排列有序,最大的达152.8公斤,最小的6.7公斤,音域宽广,从低音到最高音,跨越了将近5个8度音程,分上、下两层悬挂。
上层为中高音区,演奏时作旋律之用。这套甬钟是中国出土春秋时期编钟中数量最多、规模最大的一套,充分说明了在2500多年前,我们的祖先已具有高度的音乐文化水平。
同时期出土的由13个音管排列组成的玉石排箫,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同类文物中年代最早的一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