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首页 > 南阳文化>中华医圣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——南阳医圣祠

中华医圣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——南阳医圣祠

发布时间:2024/2/1

文章来源:南阳名站导航

访问次数:

南阳医圣祠,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、世界医史伟人、医圣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,坐落在南阳市城区内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  
  医圣祠是一组具有汉代艺术风格的建筑群,博大雄浑,巍峨壮观。门口一对高大雄伟的子母阙,门阙既可登高望远,又是权威的象征,阙身下面镶嵌着一对朱雀,面南而立,展翅欲飞,象征着方位和吉祥。正门上方是郭沫若先生于1959年题写的“医圣祠”三个大字,苍劲有力,熠熠生辉。朱漆大门上装饰着重约150公斤的青铜“铺首衔环”,象征着雄伟和威严,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铺首衔环。
  
  步入门庭,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块巨大的照壁,是由一块完整石料制成,长宽各为3.5米,为当代碑林所罕见。照壁的正面刻写的是已故中医黄竹斋先生撰写的《医圣张仲景传》,生动地描述了张仲景光辉的一生和他对中医事业的伟大贡献。
  
  庭院中间矗立着一尊高大的医圣塑像。院内东西长廊,分别镶嵌着《张仲景组画》、《历代名医评赞》、《历代名医画像》石刻200余方。医圣祠还有一著名景观“百寿亭”。这里从书圣王羲之到郑板桥,集历代书法家“寿”字石刻于一壁。最值得一提的是吴昌硕写的“寿”字,又“长”又“瘦”,号曰“长寿”,被书法界传为美谈。
  
  医圣祠的大殿内陈列着《伤寒杂病论》的各种版本及国内外医界同仁捐赠的文献资料。东西偏殿内陈列着修复医圣祠时出土的文物,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医圣祠的“三宝”了。一是国家一级文物东汉针灸陶人,身高24厘米,胸宽7厘米。比宋代针灸学家王唯一主持设计的针灸铜人要早将近一千年。二是国家二级文物晋咸和五年医圣张仲景墓碑。三是白云阁藏本木刻版《伤寒杂病论》,为张仲景第46代孙张绍神所珍藏,几经辗转,才得以保存。
  
  医圣祠以其丰厚的医学文化内涵,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炎黄子孙的勤劳智慧。

关于文章《中华医圣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——南阳医圣祠》特别声明

《中华医圣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——南阳医圣祠》更新日期为:2024/2/1;南阳名站导航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以及网站收录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了解南阳,想了解查找更多南阳导航可以直接搜索查询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 790849@qq.com

二维码
意见反馈 南阳名站导航二维码